《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1、入学要求
2、 初中毕业及以上学历或具同等学历者。
3、基本学制
3 年。模式“2.5+0.5”,即前两年半在校学习文化、专业理论和专业 技能,后半年到合作企业对口岗位进行顶岗实习。
4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主要面向制造技术、设备检修与维护、机电产品的安装与调试
及周边地区的机械加工、电子产品企业,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
具有良好职业道德,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装备制造、机械加工、机械设备 的使用与维修、装配与调试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 能型人才。
5、毕业标准
1.思想健康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;遵纪守法,诚信
守信,具有文明礼貌与行为习惯;身心健康,具有健全的人格、良好的与
人沟通交流能力,思想品德评价合格。
2.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,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
全部课程,公共课和专业课考核成绩合格,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鉴定合
格。
3.获得计算机等级证;获得维修电工、机修钳工、车工等初级以上职 业资格证书之一。
五、职业岗位群及人才培养规格
1.职业岗位群
立足服务县域经济,2019 年 6 月,专业部对本县 7 个与本专业建设相
关的企业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,从调研企业设置的 84 个技工岗位中,维 修电工、普通钳工等 5 个岗位数已占 83.6%,这些岗位的上岗人员数已占 技工上岗总数的 82.8%以上。目前,企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的主要 是电工 157 人,普通钳工 94 人,焊工 83 人,车工 58 人,制图员 8 人。
结合区域经济特点,人才需求的方向,本专业人才培养应对应岗位的需 求,课程设置应符合岗位能力要求。
因此,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技术人才面向职业岗位群包括 5 个岗
位,其中核心岗位 2 个,相关岗位 2 个,发展岗位 1 个(见表 1)。
表 1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对应职业资格证书表
岗位类别 | 岗位名称 | 主要工作任务 | 职业资格证书 |
核心岗位 |
电工 | 安全用电 导线连接 配电板的安装 日光灯的检修与安装 一灯一插座安装 双联开关控制app安装 |
电工证 |
钳工 | 安全教育 錾口榔头的制作 凹凸件的锉配 |
钳工证 | |
相关岗位 |
车工 | 安全教育 车工基本操作 车刀的基础知识 量具的使用 车削基本加工训练 简单零件加工 |
车工证 |
焊工 | 安全教育 手工电弧焊(平焊) 立焊 横焊 |
焊工证 | |
发展岗位 |
制图员 | 三视图的识读与绘制 轴类零件的识读与绘制 套类零件的识读与绘制 箱体类零件的识读与绘制 |
制图员 |
注:所列职业资格证书,均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职业 资格证书。
2.人才培养规格
(1)政治思想素质
①拥护党的基本路线,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,信仰马列主义,爱 祖国,爱人民,有理想,懂政策,遵纪守法,文明礼貌,行为规范。
②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、敬业与团队精神及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能 力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,良好的宽容心,良好的心理承受 力;参与意识强,有良好的自信心、积极进取的精神。
③具有全面的职业道德,安全操作规程和法律意识。
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职业观和价值观,培养认真严谨的工 作态度,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。
⑤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健全的意志品质。具有理智、真诚、坦 荡的性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。
(2)科学文化素质
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,热爱专业的兴趣,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 识,具备一定的听、说、读、写、算的能力;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 劳、不畏挫折的心理适应能力。
②具有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,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、基本技 能,具有较快适应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素质,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工作中的问题。
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、空间想象能力、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,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、实践意识、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。
④培养学生职业所需和生活所需的电子游戏,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
⑤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美好的心灵,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,具 有准确的文字表达能力。
(3)职业能力
①具有初步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能力。具有 英语初步听说能力。
②具有较熟练的机电设备装配和维护维修能力;
③具有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和机电设备控制的基本知识,能够熟练地 对电机进行控制;
④具有机电设备维修和技术支持能力;
⑤具有熟练进行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的能力;
⑥具有熟练进行机械产品工艺规程的编制和作业项目的方案确定能 力;
⑦具有熟练进行生产技术实施的能力;
⑧具有设备售后维修能力。
6、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
1.人才培养模式
根据专业自身特点和优势,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。充分发挥利用湖 南省机械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和县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,优化机电设备安 装与维修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体育,充分发挥企业专家在专业建设和人才 培养过程中的作用,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专业调研、人才培养方 案的设计与开发。形成“专业+企业+服务中心”的人才培养模式。
2.课程体系
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、专业课、拓展课和顶岗实习与社会实
践。公共课包括德育、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计算机应用基础、体育与健
康、公共艺术等必修课程。专业课包括专业基本能力课程、专业核心能力 课程。专业基本能力课程包括《机械制图》、《电工与电子技术》、《机 械基础》等,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包括《钳工》、《机械加工技术》、《切 削加工技术》、《照明app安装》等。
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。顶岗实习包括熟悉制度 岗位职责,设备的安装与维修、钳工制作流程和制图规范等实践性教学项 目。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、校友访谈、勤工俭学和社会公益等实践活 动。
拓展课包括人文素质拓展课和专业能力拓展课,是选修课程。人文素 质拓展包括历史、劳动等课程,专业能力拓展课包括《焊工技术》、《车 工技术》课程。
教学总时数 3330 学时,其中,校内学习 2790 学时,顶岗实习 540 学
时。校内学习课程中公共课 1116 学时、专业课 1674 学时、拓展课 108 学 时。
课程体系详见图 2
顶岗实习
社会实践
社会调查
企业参观
校友访谈
公益活动
3330
100540
社会实践
顶岗实习
车工技术 焊工技术
熟悉制度岗位职责
零件分析
设备知识讲座
机械设备维修
编写工艺规程
操作技巧
#x200e机床设备的检修
加工操作 典型示范
440
108